刘鹏.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医科学化导向的确立与反思[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29-33.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医科学化导向的确立与反思 |
|
投稿时间:2020-02-14 修订日期:2020-03-03 |
DOI: |
中文关键词: 中医科学化 西医化 卫生政策 中西文化关系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401 |
全文下载次数: 811 |
中文摘要: |
近代时期的中医科学化,自延安时期便已开始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卫生政策导向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的召开为标志,中医科学化的政策导向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开设中医进修学校作为落实中医科学化等卫生政策的重要举措,但在学校教育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因为对科学与西医认知的混淆,使中医科学化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西医化倾向。这种倾向在1954年前后虽然从政治层面得到了调整和解决,但从学术角度而言,如何处理好中西医学的关系、如何对科学有更加合理的认知、如何寻求中医与现代科学结合的切入点等关键问题,依然未得到完全的解决,并影响至今。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