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周冰1,刘培1*,陈京3,许源1,钱大玮1,段金廒1,2*.不同产地白芷药材中香豆素类及多糖类化学成分的分析评价[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1):68-73.
不同产地白芷药材中香豆素类及多糖类化学成分的分析评价
  
DOI:
中文关键词: 白芷药材  不同产地  野生与栽培  质量评价
英文关键词: Angelica dahuricae radix  different areas  wild and cultivated products  quality evaluation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周冰1,刘培1*,陈京3,许源1,钱大玮1,段金廒1,2*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中药资源产业化与方剂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2100232.中国中医科学院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1007003.浙江中医药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310053 
摘要点击次数: 1254
全文下载次数: 1038
中文摘要:
      目的分析评价不同产地白芷药材中香豆素类及多糖类化学成分的组成与含量差异。方法共收集自浙江、四川、河北、河南、吉林等不同产地栽培及野生白芷药材21批。采用UHPLC-PAD同时测定其中香豆素类成分含量(佛手苷内酯、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性多糖和酸性多糖的含量。采用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的分析方法对其香豆素类和多糖类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和总香豆素含量以吉林通化野生最高;佛手苷内酯以浙江磐安最高;中性多糖、酸性多糖和总多糖含量以河北安国最高,浙江磐安和吉林通化野生白芷次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野生白芷与栽培白芷可明显区别开来;栽培白芷中河北安国、浙江磐安与其他产地差异明显。结论不同产地白芷药材香豆素和多糖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野生白芷中香豆素类化学成分较高,栽培白芷和杭白芷中香豆素和多糖类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