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镜.马钱子经朱红栓菌发酵前后毒性及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205-208. |
马钱子经朱红栓菌发酵前后毒性及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马钱子 朱红栓菌 发酵 毒性 镇痛 抗炎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6428 |
全文下载次数: 0 |
中文摘要: |
目的:利用药用朱红栓菌发酵剧毒中药马钱子,使之毒性下降而镇痛和抗炎作用不受影响。方法:选用菌丝生长旺盛、对马钱子药材适应性较强的药用真菌之一的朱红栓菌,在一定条件下对马钱子进行固态发酵炮制;以马钱子生品(SSRM)对照,观察发酵后的马钱子菌质(SSFS)对小鼠i.g.急性毒性(LD 50)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它们对醋酸腹腔刺激所致小鼠扭体的抑制(镇痛)作用和对巴豆油所致鼠耳肿胀的减轻(抗炎)作用。结果:SSFS的LD50为119.1 mg/kg,与SSRM的LD50为91.8 mg/kg相比,前者的LD50上升率为29.7%。与空白模型组相比,SSFS各剂量组和SSRM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镇痛和抗炎作用(P<0.05或P< 0.01);但与SSRM组相比,SSFS各剂量组对腹注醋酸引起小鼠扭体次数的抑制作用和对巴豆油引起鼠耳肿胀程度的减轻作用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马钱子经朱红栓菌发酵后毒性明显降低,但发酵品的镇痛作用和抗炎作用与生品没有根本区别,提示利用发酵手段可达到对有毒药材马钱子“去毒”与“存效”并重的目的。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